停课不停学 | “疫”情当前,你所学的专业能做些什么?(下)

发布时间:2020-03-08 浏览量:544

在上一期,我们采访了光华书院的老师们,以及生物、环境科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师生。在这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地理、数学、化学、物理专业的老师和同学又会带来怎样有趣的见解呢?

 

Q1:请问您对此次疫情有哪些看法?

针对目前的疫情,同学们一定要做到听从防疫和管理部门的安排,居家自我隔离和保护,尽可能的减少被传染和相互传染的概率,疫情传染被控制,就是好转的拐点。此外作为大学生,大家应该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和情感控制能力,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感情发泄和扩散消极情绪,相信困难总会过去,春天终会来临。

地理科学学院 王东启老师

 

疫情来得有些突然,但也正因为突然,才越发体现了平时准备工作的必要和价值。谈一下学校相关的方面。

1) 在线平台保障。疫情当前,学校已经运行了几年的大夏学堂等在线平台,在这次疫情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疫情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影响。

2) 辅导员等沟通保障。不断有学生反映信息通畅,能及时了解学校政策动态,学院安排,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且学习上的困惑能够得到解答,这其中得益于辅导员等体系的默默无闻却必不可少的桥梁工作。

3) 教师教学保障。改变了教学方式,但教学内容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参与和与学生间的有效反馈互动。相信经历过这次空前的疫情,学生更能体会到学校在学习方面的巨大努力和保障作用。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德增老师

 

Q2:您认为本专业针对疫情能做些什么?

打喷嚏时,喷嚏的飞行路径研究

喷嚏形成气溶胶,气溶胶的传播途径,可以借用光学设备研究。

研究病毒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不同空气流条件下的传播等等。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胡炳文老师

 

1) 知识学习与科普。新冠病毒的认识和科普,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生物、医学专业的老师可以进行病理方面的科普,但化学专业可以从病毒化学结构上去引导认识学习。

2) 文献阅读与科研。近期最前沿文献,密切关注新冠病毒,进行结构表征、作用机理研究等,可引导学生,认识病毒的结构特征以及分析手段和过程。

3) 时间安排与利用。通过此次突发事情,更好地引导学习思索,并积极调整,作出学习安排,合理调整利用时间,相信这是一次非常好的让学习在自主学习方面成长的经历。

4) 在线课程与学习。在线课程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方式,网络上的学习资源都非常丰富,对于学习课堂学习提供了相对较好的保障。疫情期间,是学习时间相对比较集中,而又正好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提升,提前预习,深入思索的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充分利用时间,耐住寂寞者,他日回首过往,亦会有充实之感!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德增老师

 

据我所知,传染病的数学模型是比较成熟的,相关的理论早已得到了检验。问题在于,虽然模型本身不是什么新东西,但是涉及到的关键参数(比如基本传染数 R0 等)是需要根据实际反馈的数字来进行反推的。由于这是新病毒,目前的检验手段存在准确度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检测的标准不断修正,会越来越准确),我个人认为数学模型给出的预测数字(这些数字有些机构已经给出)只是具有参考价值。

除了数学模型外,在具体的诊疗和药物研发等环节,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等也有用武之地。华师大的数学科学学院本身也有从数学方面研究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方向(分别为数据数学系智能数学系),数学在其中起到了理论方面的作用。由于问题本身的性质,用大数据和AI来辅助相关环节,是需要和涉及到的其他方向(统计方法,计算机软件和算法等)合作,并根据实际效果来进行评判的。 

数学科学学院 孙伟老师

 

虽然疫情主要相关的是医学领域,我们的专业地理学还是有一些可以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可以做,比如感染人群扩散和轨迹分析、突发公共健康安全应急管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人类行为的环境准则、生活垃圾分类病原体风险控制、污水处理病毒应急控制、饮水健康等等。

地理科学学院 王东启老师

 

Q3:面对疫情

风月同天共欣赏

安心是药愿健康

宅并学习吧~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胡炳文老师

 

对于同学们未来将专业知识结合实践的方面,还想分享以下建议:疫情以来,看到各种进展和动态,越来越体会到一定要尊重科学,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有了理论的想法和判断只是一方面,必须通过实践去验证,然后形成新的理论,并再次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此反复。以这次疫情为例,很多认识都是有过程的,甚至经历了自我否定,这是正常的。不能认为专家就一定不犯错误,这是不科学的。预设结论罔顾实际情况,或者因为理论认识的曲折性而完全放弃理论走向经验主义,都不是科学认知的态度。希望同学们不要完全陷入抽象理论中,可以多想想理论产生的动机是什么(多为解决实际问题或者提高认识,而不是创造新的词汇和公式定理等),这些理论能否服务于初始的动机,如何评价理论的真伪和价值(用什么标准)。

数学科学学院 孙伟老师

 

疫情当前,衷心祈祷,加油武汉!

恪尽职守,做好隔离,注意安全。

时间珍贵,莫忘学习,安心不乱。

学校保障,在线课程,老师相伴。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德增老师

 

新春伊始,我们面临了一场灾难,祝福和希望同学能健康平安,顺利渡过。可以好好利用这段时间,在家安心学习,除了利用学校的在线课程学习,正好籍此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在家学学做做家务,也锻炼好自己生活自理能力

地理科学学院 王东启老师

 

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好自己,远离病毒,待到春暖花开时,我们回学校重逢!当然,宅在家里也不要丢掉学习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李晓红老师

 

 采访人:董洲彤 陈慧蓉 孙涵彦

刘晓鹏 金声耐 王佳艺  顾冰妍

 

我们也向同学们投放了线上问卷,跟着问卷的结果看看大家都有哪些好点子吧

 

地理专业 

1. 制作疫情地图、分析疫情传播路径等;

2. 拟订交通管制计划、选定隔离医院具体位置;

3. 交通铁路管理;监督人口流量;标注人口密集区,人流分析;

4. 进行物资调配线路的设计,为新建医院选址;

5. 研究天气对疫情影响;

6. 研究地域影响因素,疫情传播和人的心理。

 

数学专业 

1. 利用函数分析疫情传染速度,及时建模确定扩散规模,计算R0值明确疫情走向;

2. 统计病例数据构建模型进行防控;

3. 做题,增强免疫力,在家不无聊;

4. 教导人们讲逻辑,不盲从不跟风,不传谣不信谣。

 

物理专业 

1. 研究新型材料隔离病毒;

2. 研究病毒的传播路径以及扩散速率在什么物理环境情况下最快或最慢;

3. 可能会对制作防疫工具方面有一定的帮助;

4. 分析喷嚏和咳嗽所产生的飞沫,研究运动轨迹和空间分布,推测安全距离。优化口罩对0.3微米直径的颗粒的阻拦效果;

5. 研究间接传播途径;

6. 运用物理材料的知识了解口罩的分类和辨别口罩的好坏真伪。

 

化学专业 

1. 计算化学可以对nCov病毒的蛋白做分子动力学模拟MD,通过观察蛋白质生化特性如折叠过程研究其病理特征;

2. 做实验时的一些安全注意和卫生检查可以借鉴到日常生活中。

 

《铁海棠花开—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欧阳萩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希望同学们在疫情面前调整好自己的身心状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学习是摆脱浮躁和焦虑的最好方法,在家里,翻开一本书,或是点开一门网上课程,静静学习思考一段时间,便能够沉淀许多不安的情绪。让我们珍惜每天的美好时光,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文案|董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