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月 | 别让电信诈骗悄悄利用你的心理!

发布时间:2020-04-20 浏览量:518

前言

近来受到疫情的影响,我们都在家中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网络给予了我们方便的同时,也为电信诈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时刻注意保护我们个人信息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深入了解各种电信诈骗利用的心理原理。

下面,就让我们看几个经典案例,分析一下其利用的心理原理~


经典案例1

3月初,袁女士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通报说袁女士从上海一家口罩厂大量订货,在网上违法贩卖口罩。袁女士表示自己根本没有卖口罩,对方则直接报出了袁女士的身份证号,以此证明疾控中心没有查错人,并威胁说袁女士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一听到这儿,电话中的袁女士明显“慌”了。“我就是个上班族,在老家都待了40天了,连家门都没出去过,怎么就一个电话说我卖口罩?”对方顺水推舟,推测袁女士的身份信息泄露被人利用了,还“好心”地帮袁女士转接上海的公安部门做进一步处理。

就在袁女士逐渐对“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和接着登场的“办案民警”深信不疑时,她接到了北京反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中心96110反诈骗专线打来的电话。原来,反诈中心根据举报线索对一个诈骗电话开展工作,发现这个号码跟袁女士进行了长时间通话,民警由此判断袁女士很可能已经上套了。

面对民警的劝阻,袁女士一开始并不相信,还反问民警怎么证明自己是警察?“我们这个电话号码是反诈骗专号,您可以直接拨打110或通过属地派出所来查询核实。我们一不要您的银行卡号和密码,二不让您转账汇款,谁是真警察还看不出吗?”经过民警的反复劝说,冷静下来的袁女士幡然醒悟,没有给骗子转账汇款。



经典案例2

45日,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收到一条预警信息,信息显示,大学生李杰(化名)可能正在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立马联系李杰,可电话一直处于占线状态。半小时后,民警成功联系上了李杰,对方这才知道自己被骗,而此时已转账2000元给对方。

李杰是长沙的一名大四学生,接到了来自“国家助学中心”的电话,对方称,因政策发生变化,李杰之前在学校申请的助学贷款将注销。如果不按照对方说的程序进行操作,会产生不良影响。对方表示,缴纳一笔2000元的保证金就可以提高征信信用,信以为真的李杰立马按照对方要求转账了2000元。

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民警翟安介绍,从320日至今,中心共接到12条助学贷款类诈骗预警信息,都是应届毕业大学生,且在校期间都申请过各类助学贷款,“12人里面,仅李杰一人进行了转账。”


上述经典案例都属于制造危机式电信诈骗手段,其利用的心理原理都是相似的


诈骗利用的心理原理


1制造恐怖气氛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让你相信,你“摊上大事”了。你遇到的问题非常严重,你的经济面临损失,你可能要被抓走,坐牢或者其他。用心理学的术语讲,他们制造了一个危机事件,让你处于“应激状态”中。

应激状态是什么?它是人在面对危险时出现的一种反应,当人处于此状态时,会动员全部的体力和智力来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这往往会导致两个后果:

一、判断力下降。

这时我们整体是慌张的,觉得时间太快,事情解决不了,心理压力过重,需要赶紧做决定。

二、我们会马上“行动”。

肾上腺激素、心跳、血压水平的变化就是为“行动”做准备的,这个时候人坐不住、静不下来,得用动作来让自己平静下来。在我们生物的进化中,应激状态是一个面对危险,马上战斗的时刻。

骗子正是用了这种心理,他会告诉你,事情很严重,你要迅速决定,赶紧去解决。

从心理学来说,当人某种情绪走向极端时,理智就会退位甚至消失。极度害怕、紧张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变狭窄。这时,我们往往关注不到周围的事,或者正常时能进行的思考,我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骗子所给予的信息上,你被他们从精神上控制了,被对方牵鼻子走了。


2 加大自己的权威

他们会用一个权威的身份:银行、国家机关、信用卡中心等等,这只是第一步。当你怀疑他的真实性时,他会继续制造自己的权威感。他们会选择你一般接触不到的领域,用一些似是而非的“专业术语”,这个“专业术语”是要打引号的,你根本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是他会让你以为他是“权威的”!


3 阻止使用“正常手段”

给你一些感觉很“合理”的理由:帮你转接啦,给你介绍熟人公务员号码啦,等等。骗子们都是团队作业,他说完“转接”,说不定刚才的小科员可能就变成某局局长来和你谈心了。如果事情真如他们所说的那么严重,找正规渠道是最正确的选择!


4 让你迅速做决定

他们会给你一个紧急的时间,让你处于“真空状态”,那一瞬间,你孤立无援,觉得天地间除了这件恐怖的事外,什么都顾及不了。你忘了周围有朋友,有亲人,有同事,甚至有银行的业务员可以求问或求助,你只想尽早摆脱这个麻烦。


控制的你的情绪

当人极度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快乐、甚至疲惫时,我们其实是很难保持理性的思考。如果,我们能随时觉察自己的状态,有较好的稳定性,就不容易被外界所影响,产生极端情绪,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




明白了其诈骗的套路,我们又该如何防范呢?

只要听到类似下面5句话的任何一句,就可以确定对方是骗子,赶紧挂断电话,不要被对方洗脑。


1.“我帮你把电话转接到公安机关”

2.“你可以拨打114,核实一下我的电话号码”

3.“这个案件是保密的,绝不能跟任何人提起”

4.“把全部财产转移到公安机关安全账户”

5.“你登录一个网址,就能看到自己的通缉令”


在接到自称“疾控中心”“公检法机构”等部门来电,被告知存在违法行为时,请务必提高警惕;务必保护好银行卡密码、短信验证码等个人信息,不能向他人泄露;如果发现被骗,务必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并及时到派出所制作笔录,配合民警开展工作。


最后,希望大家在享受线上便利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安全。时刻保持警惕,不要被诈骗中的心理陷阱所迷惑!



文案 | 刘祖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