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回家|科学传播暑期社会实践——垃圾分类我先行,绿色环保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0-08-12 浏览量:328

当前,垃圾分类政策已经在全国各大重点城市、省会城市等推行,并逐渐向全国各省市推广,垃圾分类作为热点问题,被全国人民关注着。在互联网发达的当下,老人和儿童在获取信息的渠道上存在弱势,在接受新事物时更需要被关注。

光华书院“科学回家”暑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美丽中国”实践团队主要聚焦于社区与学校,结合自制宣传单页、科普讲座、线上线下科普展览等多种形式,普适不同年龄层级的民众,重点关注垃圾分类知识与环境保护教育无法普及的偏远地区、贫困地区,通过书院学子的力量覆盖全国多个省份,为社会民众带来通俗易懂的垃圾分类知识,增强民众环保意识,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绿色环保,美丽中国”实践团队小组介绍

吉林组——绿色先行,老少咸宜

吉林小组成员在本次实践中分别采取了线下宣传和线上讲解两种方式。在线下实践中,小组成员来到社区、小区、街道和学校等地进行宣传,受众多为年龄较大的人群,虽然爷爷奶奶们年纪大了,但对于新形式的垃圾分类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与支持。线上小组成员们选取了当下流行的直播软件进行宣传讲解,吸引了众多年轻网友的参与,从评论区反馈来看,大家都能在认真听讲的同时仔细思考,积极配合。


海南组——顺应海南政策,环保小队在行动

海南省即将于今年推进垃圾分类措施落实政策,在729日至731日,“绿色环保 美丽中国”海南省的张赋成组进行了科普宣讲活动。在线下实践之前,本组对于海南省海口市的垃圾分类实施进行了一些了解。目前,海口市已有部分区域的垃圾分类已经实施,但目前海口市的市民对垃圾分类的具体内容以及对各类垃圾的辨别并不熟悉。

此次社会实践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宣讲地点受到了比较大的限制。经过前期调研准备,小组成员在海口人民公园以及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两个地点进行了三天的线下实践。

海口人民公园的科学传播宣讲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公园的民众表示此次科普宣讲对他们来说有很大的帮助,宣讲内容让他们对垃圾分类有更清晰的认识,方便了他们今后的生活。科普进校园也有极佳的反馈,学生们纷纷表示科普有助于他们知识面的进一步拓展,也了解了更多关于绿色环保的知识内容。同学们也反馈到,此次科普宣传,他们对自己所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和作用有了更深入了解,提高了他们对学科学习的兴趣。


四川组——垃圾分类,绿色有我

四川小组成员在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总计分发了500份宣传手册,吸引了300人以上的群众来聆听讲解,约150人参与知识问答小游戏。在垃圾分类主题方面,小组成员向人们系统地讲解了我国目前垃圾分类的现状、垃圾分类的好处、垃圾不分类对大气、土壤、空气造成的负面影响、垃圾围城的严峻、垃圾分类后的去向及垃圾分类的方法等等。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政策背后的内涵,这对于成都市垃圾分类工作推进又有了进一步的帮助作用。


小组成员感想

我们将科学带回家,进入长春的一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发现这里的老年人对了解政策都很积极,也十分热情,对我们这种大学生的实践活动也给予了赞扬。他们也对目前垃圾分类的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我们也走访了多个商户,向他们普及垃圾分类的知识,得到的反馈也颇丰。我们还有幸观摩了一场社区的相关普及讲座,深深地感受到家乡也在大力宣传政策,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全城人民参与其中。遗憾的是我们的宣传范围较小,在特殊时期宣传人群也较为狭隘,但我认为这次将垃圾分类知识带回家的活动是十分有意义的,让我也有机会参与到这座城市的转变中去。
随处可见的宣传标语,社区的宣传栏,遇人便可对此侃侃而谈的热情,让我看到了这个城市的各类人群,方方面面,都在为政策的实施怀揣期待,抱有向往,共同努力。而我也在这座城市推动垃圾分类的进程中出一份力,何其有幸。

 ——吉林组19级物理梁辰


在进行垃圾分类宣讲之前,我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理论知识,整理了相关的宣传资料。我们深刻意识到垃圾分类的必要性——既有助于环境的保护,又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看起来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当我们付诸行动之后会发现它带给我们很多的好处。所以我们小组将垃圾分类的知识和意识带回家乡,走进社区,为居民进行科普宣讲,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贡献一份力量。

 ——浙江组18级生物技术陈思琪


在“科学回家”之垃圾分类活动正式开始之前,书院老师就对我们进行统一的培训,让我们对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得更加充分。这使得我们在进行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时底气十足。
正式开始实践活动时,我们垃圾分类实践小组成员,分散在重庆各区县,深入社区,接触居民。为社区居民普及了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同时也为在政策推行中即将面临改变和

适应的居民们带去了信心和勇气。
真正实现垃圾分类,不仅仅需要一座城市的力量,更需要全中国千万城市的努力,我们希望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有我们华东师大学子的一份绵薄之力。

 ———重庆组19级地理信息科学杨正羿


作为华东师范大学的学生,我们已经在上海学习了许多垃圾分类的知识,我也认为我们可以将这些知识带回家乡。我去了家乡的一个小镇,在开始联系时,镇政府的工作人员在听说了我是“科学回家”小组的宣传成员后,十分热情地为我提供各种方便。在宣传的时候,许多村民也感到好奇,主动上前来询问我们在干什么,我热情地为他们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如何垃圾分类。其中一个阿姨在听完我的讲解后,很自豪地说道她平时都会把纸箱等可回收垃圾收集起来,会将厨余垃圾分开。我们这次的宣传覆盖了几岁的小孩到七八十岁的老人,在宣传结束后,我发现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把垃圾分类知识带回了家,做了一件利于家乡发展的事,在准备的过程中,我也自己再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收获。

 ——重庆组19级生物李诗雨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的:“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坚持保护优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光华书院“科学回家”暑期社会实践“绿色环保,美丽中国”团队成员响应号召,积极投身到垃圾分类、绿色环保的宣传工作中,扛起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重要责任,展现了光华青年服务家乡、服务祖国的热忱之心与奉献担当!

出品 | “绿色环保,美丽中国”社会实践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