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的话曾打动无数青年。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年仅29岁的陈延年牺牲前最后的回眸,让观众唏嘘不已。而陈延年被捕地,就在多伦路附近的恒豊里。历史上,陈延年被捕6天后,接替他的赵世炎在多伦路居所被捕。两人牺牲时间相差约15天。可以说,短短的多伦路见证了“共产党员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
10月23日上午,光华书院的“新光引路人”与“00后”新生入党申请人将谈话从书院转移到了多伦路,到文化名人街追“光”,重回觉醒年代,沉浸式体验先辈们为信仰而奋斗的初心。
在虹口区委党校潘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从位于山阴路132弄大陆新邨9号的鲁迅故居开始。这样一座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是鲁迅先生生前最后的住所。就在这样一座朴实的房中,曾居住着一身傲骨的“民族魂”,曾庇护着一颗至死为人民战斗的炽热之心。追忆鲁迅先生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在此处以笔为枪留下的无数直插敌人心脏的文字。走走停停,我们了解了鲁迅、茅盾、瞿秋白的“左联三角”;走进挂满国旗的弄堂,听到曾联松与国旗的故事;走过山阴路上中西功与尾崎秀实的那“情报对角线”;在恒豊里和赵世炎故居,感受陈延年和赵世炎前仆后继的革命精神;在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会址和李白烈士故居,重温白色恐怖笼罩下我党在情报战线上的抗争。
“一路走下来,仿佛是踏着先辈的足迹,与他们隔空对话,之前书上学过的革命志士一个个鲜活、生动地呈现在眼前,非常激动、感动。”一名新生如是说。可以说这既是一趟行走的党课,又是一堂精彩的大思政课。习总书记曾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在行走过程中,书院师生立体化感知了在残酷的城市革命斗争中,在文化战线和隐蔽战线中,共产党人忠诚、无畏、坚定的理想信念,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书院将继续利用和发挥上海的文化资源,用红色文化“圈粉”年轻一代,生动党史教育的内容,增强教育实效,让入党启蒙入脑入心。
心得体会:
“一条多伦路,百年上海滩。”洋房、弄堂、石库门,这是当时华洋共处五方杂居的小世界,更是革命党人于白色恐怖下的避风港。驻足于鲁迅故居,先生”躲进小楼“、深夜伏案的身影似在眼前,一字一句皆为撕裂溃烂旧中国的利刃。凝望瞿秋白旧居,剥落的外墙无声诉说着何为文人风骨,何为革命友谊。有陈延年,赵世炎前仆后继、慷慨赴死;有中西功、尾崎秀实愿为共产主义忘却国籍,潜藏于最危险的情报战线;有左翼作家联盟于国名党的“文化围剿”重重突围,夺回共产党人的文化话语权。行走的党课,后人的轨迹与先人的足迹重合,历史的脉搏与时代的心跳共振。吾辈生于今日之盛世,更应继先人之宏志,担时代之大纲!
——2021级 生态学专业 刘叶静
在多伦路上,鲁迅以笔为剑书杂文,办杂志,领导左翼作家在白色恐怖之下进行城市斗争;瞿秋白编《鲁迅杂感选集》;尾崎秀实,中西功居于此为世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左翼作家不怕被捕,更不怕牺牲,不断创刊,让文脉从未间断。
恒豊里曾发生的抓捕,雷雨交加的一天进行的搜查,无论是9还是16,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
在多伦路上,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斗争的残酷,坚定了我为祖国强大贡献力量的决心。先辈虽逝,精神永存。
——2021级 数学专业 安音昱
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赴死。
穿越百年,绿茵斑驳下是那滚烫鲜红的烈士热血。
面对腐烂枯朽、行尸走肉,鲁迅先生一身硬骨似凛然宝剑,以斐然文笔直刺麻木,冲击那个吃人的时代;中西功冲破摒弃本民族狂恶行径,辨清真理存在之信仰,坚守共产主义;陈延年赵世炎先后两代书记前赴后继慷慨就义,“宁可站着死,绝不下跪“振聋发聩,谱写了革命者伟大的家国情怀。
一条悄然多伦路,两旁先生旧故居。它不言不语,却提醒我革命先烈们曾为了真理,奋斗终生。我默然,唯愿奉献青年人的光和热,铭记历史,振兴中华。
先生千古。
——2021级 生态学专业 吴晓晴
文案 | 褚娇娇
图片 | 陈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