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是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需要。
——习近平主席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而作为新时代下的青年学子,更应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携青春之激情,担科技报国之重任。2020年11月4日下午,由光华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主办的科技报国故事分享会在光华书院学生发展空间220举行。活动邀请了光华书院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副教授司月芳老师,由光华书院辅导员张子怡老师全程主持。
会议开始,张子怡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科学回家”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的主要成果,并由三位参与学生分享了他们的暑期社会实践经历。
作为学生负责人之一的李一歌同学向大家分享了项目开展的初衷。书院自2017年起就组织开展了主题科学传播社会实践,但在实践过程中成员们发现,科学传播不应单单针对孩子,各年龄层段都有需求。今年暑假恰逢疫情无法返校,于是将传播对象变为家乡人,反哺家乡,服务家乡,带动家乡发展。同时介绍了“防疫有我 爱卫同行”、“绿色环保 美丽中国”、“食品日化 安心到家”、“大国智造 科技强国”四个主题,各主题皆紧跟时事、立足生活,体现华师大同学在当今社会的担当;并强调项目旨在从科学传播、科学建言两大方面出发,为国家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李一歌同学分享实践开展初衷和内容
随后,科学传播的小组组长宫炜辰同学则就自身参与的“食品日化 安心到家”主题向同学们分享了实践过程与心得体会。并对地点、宣讲对象、宣传方式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经验,比如通过收集资料、制作PPT视频海报等提升自身的综合运用能力,在与老师、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同时提升沟通能力,同社区工作人员交涉以及向群众普及科学知识时锻炼社交能力,最后在前期准备、中期实践、后期总结总提升自己发现并思考问题的能力,指出了社会实践活动对同学们自身发展的意义。
宫炜辰同学分享实践经验
科学建言的小组组长彭泽秀同学通过四则实际案例分享了企业调研的前期工作准备、过程回顾、成果展示及总结。以省份划分的小组为单位,深入走访调研江苏省富丽华消防器材有限公司、上海康阔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了解科学技术运用状况、企业发展方向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依托大学科研环境及专业教师指导形成反馈报告。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相连,为国家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也为新生们树立了榜样。
彭秀泽同学交流实践过程
在聆听了实践成员的介绍后,司月芳老师从自身经验出发,详细介绍了企业调研的两种类型,即典型企业的选择和企业问卷,并且明确指出企业调研难度大、时间跨度长,但有助于同学们“走出去”,而非局限于课堂。此外,司老师也讲述了自身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她说“定力不在于在人生的低谷时是否放弃,而在于在高峰时是否放弃”,即使备受争议,仍然选择披荆斩棘破浪前行。鼓励同学们坚持学术研究、用努力静待花开。
司月芳老师进行实践指导并分享经验
活动最后,张子怡老师总结了大家的发言,同时也对同学们提出,要学会沉潜,坚守初心,正确认识自己,坚定目标信念;结合自身特长及兴趣及早确定目标,在大学里找到自己的方向并为之不懈努力。
张子怡老师进行活动总结
科技是处于历史交汇期的中国实现伟大复兴的轴心。通过这次“科技报国”故事分享会,同学们对科技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可以把握时代脉搏,在科技创新的基础上新上加新,在国家发展的动力上强上加强,在掌握科技创新的基础上,不忘科技的精神,不忘创新的初心,将科技创新融入到每一个人的血液里,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文案|徐嘉英 郭昕圆
照片|胡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