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会实践纪实(四) | 在“智慧图书馆”趋势下对图书馆分类整理图书的调研

发布时间:2021-12-29 浏览量:108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被广泛运用。在短期校内实践后发现,我校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图书分类与上架仍然面临着人员不足、工作量大、耗时费力等问题。因此,我们成立了人工更高效、智能更切实——在“智慧图书馆”趋势下调研图书馆分类整理图书的项目小组。

基于对深圳宝安区图书馆运用RFID分拣机器人分类图书的了解,发掘能使分类上架图书更加高效准确的方法,去探寻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校图书馆的可行性。组员们分别前往家乡图书馆进行实地考察,并实践学习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体验了分类上架的过程。

最终在深圳图书馆,宝安区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大庆市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苏州图书馆(二馆)与哈密市图书馆完成了调研与采访。通过分析各种规模类型的图书馆图书分类现状,组员们从中权衡利弊获得许多可借鉴经验。旨在最终能减轻我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负担,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下是组员们的调研结果:

01

深圳图书馆:

新馆占地2961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纸质藏书近540万册,读者座席2000余个,网络节点3000个,日均接待读者13000人次。负责图书分类整理上架的固定工作人员共11人,周末由义工协助外馆图书上架。

分书及上架流程:

1. 6人从各个还书点收书,先在长桌上初分。

2.将首字母相同的书籍堆高,在此期间将二、三楼书籍分开。如在二楼分书的人员,则将三楼书籍放车里,之后推给三楼的人。

3.所有书初分完或者长桌放不下后,每个人细分自己负责的首字母书籍并装车。

4.由每人上架自己负责的首字母书籍。直接按照123等编号分,不细分(部分有主题)。

5.馆际借阅的书籍归还时仍依赖于人员肉眼识别书的标签将书分拣出,并按编码排好,归到外馆书架。

可借鉴之处:

对于同一书架部分层空余位置较多、部分层位置不足的情况,工作人员将位置不足的书籍放在位置充裕的一层的另一边以示这些书并非属于这层书架。这便能够提高书架利用率,可借鉴到校内图书馆。预防借阅者不知这样的排书情况,可以通过贴指示标识来告知。

02

宝安区图书馆:

对于宝安区图书馆工作人员而言,以前每天有近万册的图书需要归还,分类,上架。遇到人流高峰期,有些书箱子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内便会装满,需要工作人员往复搬运。与人工分拣相比,智能分拣还书系统省时省力,减小分拣差错。

由人工智能分拣大类。还书者只需将书一本本地投入窗口,扫描后由传送带送至所对应的大类的框内。

工作人员定时从框内取书进行细分

书的标签有不同颜色的标明主题的标识

每层也会标明此处书的主题内容

电脑旁贴有楼层区域划分示意图方便找到对应书目

由于宝安区图书馆目前只依靠人工智能分拣大类,对于规模相对小的图书馆如校图书馆,还书量相比之下不大。因而并不会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再者人工智能分拣机器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于校图书馆而言并非最优方案。对于学校图书馆,应该以加大宣传、召集人员、提高熟练度为重。

03

深圳大学图书馆:

共划为两馆,北馆为文科,南馆为理工科,楼层区域划分明确清晰,按学科划分。文学类书籍仅一层。

主要由勤工助学的同学完成图书的分拣上架。书目直接收归推车上,有专门的房间分书。人员绰绰有余,每晚固定时间值班,有明确的工作和休息时间。(此为北馆,南馆工作时间灵活)新来者先查架一学期,熟悉各书分布。十几人查架(查架即检查是否有书放错),几人分书及上书,每晚有小组长进行督促和分配工作。

每一个书架最上层都是空的,一来有些人可能够不着,二来没有那么多的书,若该书架书实在太多才会放一点在最上层。每层书架用可滑动的铁丝挡板挡住。

尝试增加志愿者岗位,和将勤助岗位设为排班制以约束。灵活时间可使某些同学灵活安排时间,但也使得很多自制力不够的同学总是找各种理由和借口而不去图书馆勤助。排班可保证同学上书的熟悉程度,提高分书上书效率。 

标识上可学习以上图书馆,在每层的门口、电梯口、楼梯口放置标识以示每层图书类型及位置。可借鉴以上图书馆在书架两侧标明是何区、何巷/排有哪些字母等,以便上架者快速分类,也利于读者查找。同时,电脑搜书时也出现排/巷的信息。并建议在相隔较远的区域之间,贴明指示标识。

04

苏州图书馆(二馆):

苏州图书馆总藏量达3200余万(电子图书840余万,图书2200余万,古籍45余万,报刊46余万)。总馆超500万册,二馆约700万册。总馆占地1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0平方米,二馆规划建筑面积45332平方米,苏州第二图书馆具备公共图书馆服务、文献存储集散、配套服务等三大功能。

苏州图书馆提供馆藏书籍资源,图书的分拣、打包、投递、回收都是企业化运作,其雇员就负责超过了 500 人。日借阅量在10002000册左右。分拣、打包工作人员每天每人需要分拣、打包至少 200 本图书,平均每 分钟就需要完成 本,工作比较枯燥繁重。

苏州图书馆拥有1个总馆、85个分馆、224小时自助图书馆、4个轨道交通图书馆、103个网上借阅社区投递点(含39个自助服务点)、2辆流动图书车、28个图书流动服务点。

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实现图书馆服务时间、空间和地域、资源、图书馆网络的延伸,体现了完全意义上的延伸服务,相当于全天候开放的微型图书馆和自习室;具有图书借还、自助办证、阅览、网上借阅自助取书、无线上网、查询数据资源等功能。

设置了大数据即时展示屏,信息公开透明


这是国内首个大型智能化书库。功能定位为存储功能、调拨功能、文献加工整理功能、数据管理功能等。智能书库解决了馆舍资源缺乏与书籍富余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图书的精确定位,结合线上线下投递服务,建成了书籍集散中心,有序存放书籍文献,盘活了原来无法完全陈列给读者的大量书籍。读者从发起请求到拿到书库中的书籍最快只要五分钟(一般需要30分钟)

它实现了图书的智能存取,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高度节约土地,占地空间仅需传统标准书架存贮方式的1/8。高速提取文献,文献提取主要由自动化系统控制,通常在1-5分钟内提取文献,这是传统书库方式难以企及的。高度节约人力资源,每100万册藏书仅需2~4名管理人员,而先前每100万册藏书,密集架至少需要8人。智能化仓储模式通过系统性的调度功能,有着传统方式无法企及的调拨能力。

包括投递点系统、后台管理系统、物流配送系统、用户终端系统四部分。读者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访问苏州图书馆网上借阅平台,提出借阅请求,图书馆找到图书后,通过物流系统配送到读者指定的社区分馆或者社区投递点,同时以短信通知读者,读者凭证刷卡取书,还书时也可就近还到社区分馆或者投递点。与智能书库相配合,实现了网络移动端操作借书。先前需要读者自己去各个分馆的馆舍找书,如今只需工作人员处理请求信息,把书直接塑封打包投递到线下投递点或寄送到借阅者家。依托高效的物流系统,实现了二馆超级书库图书和读者之间远距离的快速流通。

图书管理员每日工作8小时。负责图书借阅,日常开放,定期举行阅读推广活动,提供书目指导等工作。需要定期巡视来查找放错的书目,节假日才会有志愿者协助。

通过组员的采访得知,工作人员认为因读者不太清楚规则导致书籍乱放,是较难解决的问题。这带来了纠错的额外工作量。还是希望读者图书阅览后就近还至还书车上,由工作人员统一再上架。志愿者不固定,且培养过程耗时耗人力也增加了些许工作负担。 即便如此,对于人工智能分拣图书,工作人员还是认为对图书整理工作有所帮助,但并非万能。系统有时也会出问题,需要专业人员定期维护。

05

大庆市图书馆:

大庆市图书馆新馆藏书超过百万,期刊千余种,报纸上百种,分布于十大阅览空间内。

总占地面积45600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0平方米。大庆市图书馆共有五层,设有十大阅览空间。

负责分拣,上架图书的工作人员共为7人。借阅一室(I-K)四人,借阅二室(其余19个索书区)两人,日常新书上架一人,每工作一天休息一天。图书馆对于人工资源的成本花费为3000~4000/月,借阅一室节假日单日借书约2000本,借阅二室节假日单日借书约1500本。


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器



每本书里面都有磁条,用机器扫描磁条可以查出书籍的存放位置(第几排第几架哪一面第几行均可显示)(借阅一室使用,借阅二室仍然选用人工上架)比如现在送书车的第一排放满了书,一位工作人员将书籍按顺序用如图所示的小机器扫描,另一位工作人员负责将机器显示的号码按顺序抄在一张小纸条上面,之后按照号码上书。


3. 新书上架需使用机器,要提前购买设备和系统,每个书架每一行的行号排都是有磁性的卡片,先扫描新书的磁条再扫描卡片就能将新书定位。

负责人表示贴提示语能有效减少图书乱放的情况。在上架的时候工作人员也会有意识地去检查是否有书本被错放乱放,发现的时候会第一时间将书本归位。对人工智能分拣图书,工作人员认为现在有更先进的设备了,很乐意了解学习其他图书馆应用的上架方法。 

采访一些借阅者后得知,平时在图书馆找书时比较容易,一般会用手机拍下所借位置。看完书后能自己放回原处,或送到咨询处去。

06

安徽省图书馆:

安徽省图书馆的馆藏文献500万余册,包括古籍线状4万余部,其中善本3209部,是国务院批准的首批估计重点保护单位之一。数字资源总量达155.52TB。图书馆总面积3.69万平方米,分为五栋楼,六层。西楼为中外文及相关阅读区,主楼为办公室和多功能厅,东楼为少儿阅览室、数字阅读区和自习区。

每年借阅量达120万余册,暑期借还书数量较多。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时间为8:00~18:00,共十小时,工作内容为上书归书、借还书指引和坐班。每个区工作人员会在周一上午对各自区域进行查错,将放错的挑出,下午统一上书。图书馆所应用的技术主要是24小时自助借还书机。

收书和上书分别有专门的车辆,收书的车辆较高较宽,书本平放在车上,车上每一层分为6个区域,每个区域相对位置和书架的相对位置相同,这样在收书的时候先进行初分类。

收回书本后,以编号为BF的区域为例,BF放在上书车的同一层上,均按照从右向左序号由小到大(正好对应书架顺序,从小到大S型,便于上书),第一层放满后放第二层,这样一辆车可以同时放BF两个区域的书,可以两个人同时上书。

收书车与上书车选用不同大小,更方便于收书与书本分类上架,提高了推车的利用效率。

07

哈密市图书馆:

截止2014年末,哈密市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总藏量180981册(件),其中盲文图书220册,古籍500册,视听文献650册(件);报刊512种,藏量25954册(件)。开架书刊135981册(件)。电子图书藏量248000册。学科门类齐全,文种涉及汉、维、哈三种文献。

哈密市图书馆新馆总用地12921.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单体概算投资5624.96万元,地上五层,是河南对口支援哈密市图书馆交钥匙工程。藏书规模为50万册,阅览座位1200个,网络终端1000个,日均接待读者能力6000人次。哈密市图书馆现有编制36人,实际在编职工21人,专业技术人员19人,副研究馆员6人。

馆中在少儿文献区设有移动平板电脑电子资源服务。期刊报纸阅览中心有自助读报机,提供各个省份最新报纸,信息量大、更新及时。汉文借阅中心内设图书查询机和图书续借机,为读者查找、阅读图书提供便利。

焦裕禄书屋为哈密市图书馆特色书屋之一,展现了焦裕禄精神的新时代意义,书屋以图书阅览、视频观看、扫二维码阅览数字资源等多种方式全方位展现。其中“扫码看书”是馆内“焦裕禄书屋”开展的一项数字阅读创新推广活动,为的是将优秀数字阅读资源直接推送到读者手中,引领读者快速、便捷、有效阅读电子图书。

(由于疫情,哈密市实行了交通管制并关闭了公共场所。后续组员仍会通过电话等方式和哈密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取得联系,继续深入调研)

在几天的实践中体会图书分拣上架的枯燥与繁琐,在一次次弯腰踮脚间致敬耐心细致的工作人员,在采访了管理员和借阅者们后收获满满的欣慰与感动。日复一日分类整理图书的工作人员是每一本书籍与读者间的桥梁建造师。

记好地点,送手中的每一本书回家。若读者们忘记了它来时的方向,也千万记得要将书本送到收容所处,等待领养。

出品|“智慧图书馆”分类整理图书调研小组

资料及图片|梁惠明 陆心怡 唐煊迪 开放 孙颖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