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课不停学 | “疫”情当前,你所学的专业能做些什么?(上)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量:246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深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大家时刻关注着抗击疫情的最新进展,为所有奋斗在一线的人们而感动,为失去亲人的家庭而难过,为救援物资的运转而揪心。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我们或许应该暂时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能够为防控疫情做些什么。

光华书院的学子利用线上采访的形式随机采访了几个专业的老师,记录了老师们从所学专业的角度对此次疫情的分析和看法。本次推出的采访内容,是来自光华书院以及生物、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环境科学专业师生的热议,希望能给予一些启示,让大家在开始的新学期学习更加有动力。

Q1:请问您对此次疫情有哪些看法?

“新冠病毒”具有较长的潜伏期、较强的传播性且在潜伏期内也能传播的特点,所以给我们的防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但是,全世界的科研工作者都在合力应对,正夜以继日地攻关研制抗毒药物。同时,我们在党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及各个地方政府的有力领导下,正在打一场全民阻击病毒战疫。从目前的形势看,我们的早发现和治疗以及防病毒扩散的措施都是十分有效的!相信不需等太久,这场阻击战疫就会宣告结束了。

——光华书院 温玉亮老师

 

人类的生活史往往伴随着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正是与传染病的斗争中逐渐诞生了微生物学、免疫学、传染病学等学科,人类获得了预防、诊断和治疗传染病的方法,保障了人类的健康。目前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由于是一类新出现的传染病,我们对它知之甚少,需要探索相应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自从疫情出现以后,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医务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辛勤工作下,我们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疫情也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共抗疫情的努力下,必将早日实现战胜疫情的伟大胜利!

——生命科学学院 江文正老师

 

Q2:您认为本专业针对疫情能做些什么?

对于流行病毒的研究一直是医护人员、病毒研究人员和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的重要课题。在我国武汉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研究P4等级的各种病毒。我们说,病毒研究主要是生物或生命医学专业领域的工作。但是,一旦病毒扩散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的危害、对国民经济所造成的影响那就事关各行各业。如何来研判病毒扩散的速率?如何来估计病毒扩散后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如何来确定疫情过后的生产恢复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做科学的决策的。在今天大数据的时代,数学家或统计学家们就有了用武之地了。他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帮助政府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应对之策。

——光华书院 温玉亮老师

 

作为生物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既要能正确认识传染病发生的过程,有效地做好个人防护,同时也要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向身边的人介绍传染病的特点和本质,疾病传播需要传染源、传播途经和易感人群三要素,只要我们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经,就能很好地防止疾病的扩散。此外,我们要做到不传遥、不信遥,并能利用专业知识向身边的人解读事实的真相。同时,我们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攻坚克难的决心,将来能在控制和消灭疾病包括传染病方面做出我们的贡献。

——生命科学学院 江文正老师

 

我们是生态学专业,生态学就是研究人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科学,探讨如何能达到人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是我们专业的使命。然而,这次疫情的原因虽然目前还不是特别清楚,但大家还是知道是我们人类自己引起的——对野生动物的长期漠视,这使我们得到了很多的教训!!我们专业所能做的以及目前迫切要去做的,就是提高大家的生态意识,生态不是一门纯理论的学科,而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学科……专业目前对疫情可能还很难做一些立竿见影的工作,但只有长期从学科各方面提升大家对学科的认识,对我们生存的生态环境各类要素(包括无机的环境水土气,各种生物因素)的敬畏,对大自然充满感恩,我们才可能让疫情离我们更远些,才是保护我们自己。这条路还很任重道远。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敏老师

 

本专业可能与疫情相关的工作有很多,比如人地关系,区域间关系,城市管理、乡村管治,等等。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孔翔老师

 

这一次城市公共卫生事件引发的危机中,疫情信息能实时传送,体现当今中国学术界和实践界时空数据和技术的能力集成,与我们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的人文地理学及其相关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密切相关。疫情数据的全面建立和深度分析,对师生双方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思考和实践挑战。为共渡难关,也为防范今后的各类紧急事件,我们可以利用我们学科架构的时空相关理论和国情背景知识基础,结合这段时间各媒体普及的健康防护和卫生保健等医学知识,深入思考城市、区域和国家等各层级地方辖区在社会反馈、危机管理与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时空耦合规律和应急管理机制,夯实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综合能力。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黄丽老师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人地关系的学科,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出现,更是拓宽了地理学相关学科的应用,在对于疫情传播特征分析方面能够起到很大作用。

很多同学都已经想到自己可以尝试绘制疫情地图,那么在这些地图背后又蕴藏着哪些地理学相关的规律呢?疫情的传播速度与哪些地理要素有较强的相关性呢?是否可以利用编程语言构建疫情传播的小模型呢?大量的使用过的口罩会流向哪里呢?还有很多idea等待大家去思考和挖掘~

——光华书院辅导员(地理专业)侯静惟老师

 

Q3:面对疫情,您有哪些祝福语可以送给大家?

“术业有专攻”这是过去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我想将其改为“术业有专攻,合作才会赢”。在这次阻击新冠病毒的战疫中,流行病学家、生物医药研究人员、病理研究学家和医学专家们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共同应对新冠病毒。所以,我们同学们在自己的大学生涯中,一定要开拓自己的知识面,一定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多多学习专业知识,特别是要学习一些相邻专业的知识,以便在日后踏入社会能担得起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在今天的社会里,一招行遍天下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了,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已到了“无孔不入”的境地了,我们一定不能忘记这一点了。

——光华书院 温玉亮老师

 

传染病的发生对人类的生命安全确实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不可战胜的,象近几年发生的SARS、禽流感、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均能得到很有效的控制。因此,只要我们在战略上藐视它,战术上重视它,就一定能够取得战胜疫情的胜利!作为在读大学生,尽管我们不能亲赴一线抗疫,但我们能够积极响应隔离规定,努力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合理安排时间开展线上学习,做到停教不停学,这也是对全国抗疫工作的大力支持。

——生命科学学院 江文正老师

 

中国加油!!武汉加油!!!人善者,天佑之……

希望在疫情之前,大家团结起来,力所能及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当每个人都变得善良,这场疫情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刘敏老师

 

祝福早日战胜疫情,期待大家早日回归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孔翔老师

 

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段光阴,加强自我管理,潜心学习,不要荒废学业;同时也请同学强化自身健康安全和防护意识。你们是国家的未来: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

——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黄丽老师

 

希望疫情快点结束,社会恢复正常秩序,早日师生课堂相聚。

——光华书院辅导员(物理专业) 温旭老师

 

衷心祝福所有的师生及家人平安健康,疫情过后都能够安全返岗返校。对于地理专业的同学们呢还有一点希望。地理学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非常强的学科,高中学生可能会觉得地理是文科中的理科,大学的学生会觉得地理是理科中的文科,但这实际上是给地理学相关专业的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更要打好数学、物理、计算机基础。因此,希望大家能把握好时间,为新学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光华书院辅导员(地理专业)侯静惟老师

 

采访人:董洲彤陈慧蓉孙涵彦

刘晓鹏金声耐王佳艺  顾冰妍

 

我们也向同学们投放了线上问卷,跟着问卷的结果看看大家都有哪些好点子吧~

生物专业

1 参与研究能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药物;

2 调查病情的来源成因原理;

3 加强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环境治理,减少未知病毒感染人的危险;

4 可以研究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 宣传相关的预防知识,提供消毒知识;

6 所戴口罩的垃圾分类,医院废弃物处理;

7 利用专业知识帮助家人甄别消息的科学性,避免家人听信谣言,并做好信息沟通,告知家人正确做法;

8 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自家进行有效的消毒。

9 下学期会学动物学,也许可以告诉大家蝙蝠为什么有害?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1 从城市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疫情的扩散方向和程度;

2 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疫情对各个城市的经济造成那些影响,各自有哪些潜在联系。比如之前很多公众号分析高铁飞机人口流动认为四川云南会成为主要疫区(湖北省外),但现在事实上浙江广东成为主要疫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做深入分析。

 

环境科学专业

1 环境中很多因素互相影响,我们的行为都将影响我们。

2 思考和讨论从环境角度,和新型冠状病毒的关系。

3 这一次疫情从野味开始 我们应制定合理法律法规 普及生态常识。

 

《铁海棠花开—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欧阳萩

老师们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析疫情,又对大家提出了殷切期盼,让同学们对所学的专业和疫情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鼓励着各专业的同学在新学期更加努力充实自我,不负韶华。

下一期,我们将采访地理、物理、数学和化学四个专业的师生,敬请期待!

文案|董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