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秉着“交流合作,互促进步”的原则,4月8日下午,光华书院和设计学院联合举办创新创业项目交流推进线上沙龙。来自两个单位的八支创业训练项目团队作项目展演与交流互动,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魏勇、副书记陈金明、数码设计专业负责人倪伟、产品设计专业刘斐、团委书记张静以及光华书院党委书记赵旌旌、副院长谢雨杉等多位老师全程聆听并作点评指导。活动由光华书院创新创业中心指导老师姚燕珊主持。
党建引领,搭建双创合作平台
此次活动缘起于光华书院与设计学院特色党建合作框架,由两院党委共同指导推进。光华书院党委书记赵旌旌表示:设计学院与光华书院有着优良的合作基础,不仅联合开展过教工党支部活动、学生暑期三创营;并且签署党委共建协议,剑指双创,力求在推进党建过程中促进两院合作,充分激发两院学生在专业背景差异下的优势互补与创新合作,促进就业能力提升,培养企业家精神,发展创新意识。在突如其来的疫情中,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和空前压力,但材料学、生命健康科学、数字产业等多方面产业科研也在这一特殊时期取得快速发展,创新创业要立足国情与现实生活,设计来源于生活,科技要服务于生活,创新的根本目的是要服务人类、服务社会,这也是设计学院和光华书院学子在投入创新创业过程中需要时刻牢记精神价值与最高使命。
项目展演,呈现创新创意盛宴
本次沙龙有光华书院的《sorting智能分类垃圾桶》、《Dellege裹裹(大学生线上互助代取快递小程序)》、《灯塔学堂——基于本土化IB课程的数学教师教学提升机构》、《可无线充电智能拐杖》,以及设计学院的《游艺大师——XR艺术博物馆》、《ArtMensa——摸得着的艺术体验》、《STEAMX——互联网steam教育资源平台》、《Fobox食匣——中国地域特色食品设计推动乡村振兴》等八个优质项目进行展演,各项目组分别对产品功能与特色、运营理念与计划、已有成果与问题等作充分的展示说明。项目的缤纷创意、细化实施、团队合作,无不体现了项目团队倾注其中的心血,为观摩师生呈现一场思想与视觉的盛宴。
师生互动,迸发学科互动火花
项目展演之后的师生互动是更为精彩的思想火花碰撞。不同学科背景的项目团队间不仅理性地为项目提出意见和建议,也热情为项目中的优秀创意与实践鼓掌,并且积极交流各自项目深度开发的可操作方案。老师们也纷纷加入互动,提出中肯意见。倪伟表示“云”沙龙提供了新型的交流方式,大家的思维和创新热情很好,特别是智能分类垃圾桶与上海市的垃圾分类主张结合紧密,并强调设计的重点是能够便捷使用和提高实际运行的可行性,项目的实际投用要充分考虑,量的保证与技术的提高并驾齐驱,好好把握专业优势。谢雨杉认为本次在党建引领下搭建了交流平台,是很好的学习机会,书院的项目创意不少是源于同学身边生活状态的体会,做了思考和改进,一方面希望可以逐步在实际生活中试验行动,在学校“迎双庆”的契机中为智慧校园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可以思考如何转化应用场景,为技术找到更多的领域应用;设计学院的学生项目与当下关注的“美育”教育亦有关联,希望之后有机会可以带到书院让同学们体验。刘斐提出要进一步思考项目的前瞻性、可操作性和可扩展性,项目找投资时应该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团队合作中争取更多的跨专业、跨领域合作,各施所长,将设计与具体技术结合走向应用。陈金明谈到每个专业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这在本次的交流中很明显,希望同学们可以强强联合,共同探索创新创业的新机遇。
未来可期,推动多样态跨界互动
设计学院党委书记魏勇在活动结束前深情表示:听了同学们的汇报展演和交流互动,感觉十分振奋,看到满屏希望。同学们做创新创业项目,不一定最后都要成功创业、成为企业家才算双创培育有效果,培养企业家精神、契约精神、法律意识、冒险精神、容挫心理和进取心磨炼等都非常重要。在创新创业推进过程中,项目需要不断打磨、不断总结,现在有了云会议、云视频等线上交流方式,可以更方便地跨专业、跨学科、跨层次、跨院系、跨空间、跨师生互动,希望接下来能够更进一步推动两院合作,共同形成更优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