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我小时候从浦东的家里去趟浦西,叫做去上海,要坐几个小时的轮渡,如今浦东已经大变样了”,与浦东新区共同成长的90后党员瞿轶雯这样说。今年是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30年来浦东吃改革饭、走改革路,取得历史性成就,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在前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4月27日下午,光华书院教工党支部成员齐聚屏幕前观看“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线上展”,并聆听了支部书记带来的微党课和浦东奇迹的见证者们眼中的浦东变化。
光华书院教工党支部线上组织生活
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大家“走进”展馆,从邓小平同志“抓紧浦东开开放,不要动摇,一直到建成”开篇,展览以清晰的脉络、沉浸式交互体验的方式,通过40多个影像视频、2000余幅照片及图表等,再现了30年间浦东发生的沧桑巨变,呈现了正在推进的重点工作,“中国芯”、“蓝天梦”、“数据港”等,每个关键字展开都是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从片片农田到幢幢高楼,离不开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这是上海的成就,更是全中国人民积极改革创新、勇于面对困难的中国力量的见证。
在国家战略的伟大旗帜下—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主题展线上展
观展结束,教工党支部书记褚娇娇以“‘四个自信’的生动案例—上海浦东”为主题讲述了一堂微党课。她从上海浦东的前世今生、浦东奇迹见证者、浦东奇迹的“密码”、浦东展望这几个方面,讲述了浦东奇迹的密码,是三十年来的思想解放、制度创新,是一代人的艰辛探索和奉献。“希望上海继续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发挥开路先锋、示范引领、突破攻坚的作用,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作出重要指示,为新时代浦东开发开放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持“四个自信”,未来的上海会创造更多的奇迹。
教工支部书记褚娇娇讲述微党课
“我出生在黄浦区,是在浦西长大的,我记得那时候啊,过了黄浦江,那下面走啊走就看见一片片农田……”书院的60、80、90后三代人为大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浦东变化和感受,温玉亮老师说“浦东开发体现了中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先行者们在当时极其简陋的办公环境下,充满了干劲和创业激情,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涂皘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经历从“上海百万居民大动迁”和“上海世博会在浦东成功举办”两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城市的发展缩影;与浦东新区共同成长的浦东人瞿轶雯则从交通、人民生活水平等分享了自己眼中的浦东变化。党委书记赵旌旌说:“浦东开发开放的敢闯敢试,先行先试的精神对书院有很大鼓舞,浦东开发者们生动诠释了“迎难而上、敢于担当,勇于创新、注重协同,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精气神,书院是学校的改革试点单位,我们作为书院建设者需要学习这种精气神,充满干劲,敢于创新,为书院发展、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线上观展、云上微党课、听见证者讲述故事,本次组织生活内容丰富,支部全体党员进一步了解了浦东的发展历程和改革奇迹,思考浦东开发开放给我们的启示,非常时期,在书院党委的指导部署下,支部将努力确保组织生活不断线,党员学习不放松。
文案|张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