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NU青年说” 中外学子联合辩论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9-06-10 浏览量:342

5月22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与光华书院联合举办的“ECNU青年说”中外学子联合辩论赛在中北校区物理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比赛有幸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主任助理章璐老师、国际教育中心教学部主任王秋池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工作党委、学生工作部、原校辩论队成员唐婧琦老师、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辅导员瞿轶雯老师担任评委,国际教育中心和光华书院的中外学子到场观看了比赛。

本次比赛有两个辩题,每个小组都由来自光华书院的中国同学和国际教育中心的留学生同学两两组合而成,获胜方由评委和观众共同选出。第一个辩题是“学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整个辩论过程激动人心,辩手们配合默契,妙语连珠。正方同学认为:在当今社会中,学历对个人的求职晋升、事业发展、素质提高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学历比能力更为重要。反方同学认为:不追求真真切切的能力,只在乎学历导致了学术圈浮躁,好大喜功的现象。因此,浮躁的当下,他们呼吁回归根本,静下心来,把目光从表面光鲜的学历转移到自己实实在在的能力上。最终,反方同学获得了“最佳团队”的称号。

第二个辩题是“AI是否将取代人类工作”,双方用幽默精彩的发言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正方同学认为:取代人类工作并不意味着取代人类的所有职业。人类也确实是为了让AI代替人类去完成一些领域的工作才不断地进行开发研究。所以,在未来必将有越来越多的工作领域出现AI的身影。反方同学认为:如果AI完全取代人类工作,那么AI不仅会取代人类工作,恐怕也会对人类生存产生巨大的威胁,最终将取代人类的存在。在总结陈词环节中,双方四辩针对对手逻辑上的漏洞逐一回击,思路清晰,引经据典,才思敏捷。评委提问时,双方辩手也是从容应对、妙语连珠。现场高潮迭起,掌声不断。最终,反方同学获得了此次辩论赛的胜利。

本次辩论赛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加强了中外学生之间的交流,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其思辨能力和品德修养,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培养了同学们的应变能力,塑造品格与气质,展现了光华书院和国际教育中心中外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

【赛后感言】

辩题一正方辩手袁铭:这次的“ECNU青年说”辩论赛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台前幕后每一位工作人员和老师的付出以及留学生同学们的热情应援都让我印象深刻。最后,感谢这次比赛让我认识了几位超级可爱的队友和对手!爱你们哦!

辩题一正方辩手岳冰洁:“ECNU青年说”中外学子联合辩论赛,让我感触深刻的是能与许多外国朋友相互认识,增进了解。例如,我有一个队友是来自瑞士的小姐姐,在与她的交谈中,我知道了她会说中文,法文,德语,和西班牙语四门语言。这次活动关注点不光是辩论本身,而是能带给中国学生更多的了解和结识外国朋友的机会,体会他国文化。

辩题一反方辩手宋天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这次活动,没想会有这么多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歪果仁队友伙伴很友好也很努力,中国队友也是在用心准备。比赛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辩论的乐趣,尤其是在自由辩论环节,大家都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

辩题一反方辩手许靖菲:非常幸运有这样的机会和一群充满激情的小伙伴一起打比赛,觉得心里暖暖的。或许队友从来没有打过比赛,或许队友的中文还不太熟练,可是有什么关系呢?文化的交流,思维的碰撞,有的时候不需要太多的技巧,真挚的努力就够了。我记得一次又一次地修改稿子的惠民,也记得在厦门也不忘准备的夏秾,还记得和学长的食堂讨论。这确实是一段很美好的经历。

辩题二正方辩手傅熠彬: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辩论,深感荣幸,尽管在比赛过程中我没有发挥得很好,但这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难得的经历。无论是在比赛前期的准备阶段,还是在整个比赛过程,我都收获了很多,也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同学。如果以后还有机会能参加辩论,我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辩题二正方辩手戚沈连:其实输了还是有点遗憾的,没能一开始就表明自己的观点结果一直处于下风。不过对方辩论的真的非常精彩,外国同学的中文也非常娴熟。观众们的热情很让人印象深刻,每位同学发言后都会有热烈的掌声,非常让人感动。主持同学也非常风趣幽默,让人忍俊不禁。四辩的时候我真的非常紧张,可是老师一直在台下看着我,冲我点头,让人很安心。

辩题二反方辩手顾思逸:十分荣幸能有这样一次机会与外国留学生共同参与辩论赛,也很高兴我们得到了最佳团队奖,大家都很棒!我们组留学生的中文水平很高,能非常顺利地向大家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如果还有与留学生联合的辩论赛,我会更注意语速的调整,让团队力量更好的得到发挥。

辩题二反方辩手赵景怡:这次辩论不仅提高了我的逻辑思考能力,也给了我和留学生交流的机会。从交流中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一些新单词、他们的思维模式以及英国和韩国的一些独特文化。作为队长,也锻炼了自己的领导能力,通过观察每个人的表现进行分工,从而更好的激发每个人的辩论潜能。这是我的第一次辩论,见证了讨论时思维碰撞的火花,台上小组成员的齐心协力,真的是很宝贵的一次体验。


                                                                              图片 |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中心

                                                                    文案 | 瞿轶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