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马海明精神,做新时代追梦人

发布时间:2019-07-17 浏览量:2851

2019630日,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河南省栾川县重渡沟管委会,开始了以绽放青春风采,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调研。

重渡沟景区里,蔚蓝澄澈的天空如海、黑瓦白墙的民宿错落、绿意融融的竹林摇曳、莹白透亮的清泉叮咚……回溯1995年以前的重渡沟,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农业:坡上扒拉几块地种庄稼,坡下砍竹子卖钱,人均收入不足500元。时光漫过二十余年光阴,昔日荆棘丛生、人迹罕至的重渡沟,如今早已郁郁葱葱、生机勃勃。提起一切的变化,重渡沟人总会提到一个人——马海明。怀着对开拓者的敬意与感动,华东师范大学光华书院社会实践队走进了这片马海明镇长心系的土地。

在参观马海明纪念馆与马海明陵园之前,社会实践小组与重渡村村干部展开了座谈。

  

座谈内容围绕重渡沟景区的开发历史,重渡村的脱贫历程以及前景展望展开。座谈过程中,重渡村村委主任刘云青重点提到了重渡沟景区开发的第一人,马海明副镇长。

要是没有马镇长,你就见不到现在的重渡沟。

多亏了马镇长啊,要不俺潭头人现在还光知道种地卖竹子哩。

从一无所有开始的路注定需要无数血汗来铺就,决定唤醒重渡沟的那一刻起,马海明这个名字,便与重渡沟系上了刻骨铭心的情结。在村委主任的带领下,社会实践小组来到了于今年四月份建成的马海明纪念馆中参观学习。

马海明纪念馆里,重渡沟拓荒者的大字,是对马镇长所做贡献的凝练概括。走过人物事迹墙,油然而生的不仅是敬佩更是感动。

  

重渡村曾是一个远近闻名的六多村”——失学儿童多、光棍儿多、生活欠账多、赌博多、喝酒闹事多、搞封建迷信多。为了让群众富起来,马海明咬着牙坚持,跋山涉水,披荆斩棘,勾画岀了重渡沟的旅游线路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昔日那个贫穷封闭的小山沟成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不仅富裕了自己,更带动了周围乡镇的经济发展。

提起马海明,重渡村党支部副书记乔新涛的眼里满是崇敬之色。

马海明以前在外边闯荡过,脑子比较活,他的眼界注定比村里的人更远,他也更能发现重渡沟的旅游商机。环境、眼界相对来说是客观因素,马海明在镇上工作,去外地闯荡,见到的、听到的注定比村民更多更广。但一个人的内在品质,才是决定他能否走得更高更远的最终因素。虽已时过境迁,但镌刻在那一段艰苦岁月里的奋斗历程不应当随风而去。马海明坚毅执着的容颜,凝结成了穿越时光洪流的永久的精神坐标。实践队员皇甫仪萌同学在参观完之后由衷地赞叹道:“他若没有坚持不懈、排除万难、不怕嘲笑、坚定自我的品性,若没有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奉献精神,又如何能数年如一日地踏遍重渡沟、沟通村民、宣传重渡景区?

怀着敬畏之情来到马海明陵园内,抬头向陵园背后的山坡望去,那片竹林,郁郁葱葱。

村民含泪将他埋骨青山,青山也承载他的奋斗记录他的脚印张开他的梦想。

在学习了马海明曲折艰辛的开拓路后,更懂得做事要拿出坚毅笃行的毅力,在遇到艰巨任务时,挺身而出,主动承担;在碰到难题时,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在出现问题时,主动面对,负起责任。以敢干来展示实干的气魄,以会干来增强实干的本领。而对于我们华师大学子而言,马海明同志虽然牺牲了,但是他的这种不怕困难,敢于创新的精神十分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发扬。虽然我们还未毕业,不能像他一样深入基层为老百姓服务,但是正值美好年华的我们可以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打牢基础、服务社会。

埋骨青山竹为伴,情系重渡心犹在。马海明走了,但精神永驻在这一片竹林清泉中。青年学子应赓续开拓的使命,不忘初心珍惜当下,不忘前人砥砺前行,不负韶华不负青春,做新时代的青春追梦人。


文案 | 李一歌

图片 | 栾川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