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
光华书院学生第一、第二、第三党支部组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精神,并在支部内展开热议。
光华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党支部书记温旭分享学习感言:总书记的回信,言简意赅,道理至深,沉甸甸的嘱托鼓舞和激励着每一位党员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砥砺前行。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深感责任重大,今后的工作中将紧密结合“四史”学习、融会贯通“四史”,用中国情怀来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思想精髓,不断增强本支部师生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建设基层坚强的思想堡垒、学习堡垒和战斗堡垒,在实践中成长为《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
院长温玉亮作为光华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的联络人,一起参与学习并分享学习心得:总书记的回信勉励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在改革开放经历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进一步指导我们的行动?这也是总书记嘱托我们青年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原因。总书记在信里面有一句话,心有所信,方能远行。我们青年党员应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念,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去科学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光华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通过“学习强国”平台开展“回信”学习。党支部书记侯静惟分享学习感言: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后,我更加感受到了信仰的重要性。陈望道同志在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中,因为太过专注,吃粽子的时候误把墨汁当成了红糖,为后人留下了“信仰的味道”的动人故事。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理想和信仰是支撑我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只有不忘初心,志存高远,才能最终抵达成功的彼岸。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和思政工作者,我与同学们共同学习“四史”知识,领悟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并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所学所思融入到社会实践和志愿活动中,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接过老一辈革命家手中的接力棒,共同谱写新的光辉历史!
光华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张子怡带领支部党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青年师生党员的回信,并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总书记勉励党员志愿服务队继续讲好陈望道同志追寻真理的故事,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更进一步提到“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党员的寄语,也是对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下,“四史”教育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作为一名学生党支部书记,积极引导学生党员从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汲取党性修养的智慧,发挥好历史这本“教科书”育人的作用,从“四史”教育中寻求提升党性修养的不竭源泉;作为一名思政教育者,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加强学习,做好理论武装,不断从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索出思政教育规律、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筑牢红色思想基石;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始终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永记心间,在严格的党内生活和持续的学习教育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践行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一个人也好,一个政党也好,最难得的就是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饱经风霜而本色依旧。”走好新的长征路,我们要牢记习总书记教导,不忘初心,不忘历史,以更奋发的精神,更昂扬的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 之后,各支部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展开热议。
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志愿者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我深刻认识到了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首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一名青年共产党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且将之与“四史”学习相结合,更好地了解党的历史,丰富和健全我们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之下,习近平总书记希望我们能够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为疫情的常态化做好宣传,付出努力,为实现“两个100年”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那么作为一名学习物理的青年党员,我觉得我应该做的是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并且将之与社会生活相结合,在物理科学研究上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和兴盛奉献自己微薄的力量,避免因为科技的相对落后而在发展上受到约束。
——光华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杨英
习总书记在信中提到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是我在学习以后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反复多次强调了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总结下来可以说理想信念是胜利之钥,是精神之钙,是共产党人的根本,是思想的总开关。在这篇回信中,总书记又一次地提到了坚持理想信念的重要性,同时还给出了我们如何坚定理想信念的指导,即是学思践悟,学习历史,学习榜样,同时要亲身践行,并且实践之后及时思考与感悟。关于复旦大学的这个志愿服务团队我也了解了一下背后的故事,其中有位博士三年级的学姐,在学业和毕业的压力下,依然坚持在课余时间做好志愿服务工作,把这种志愿付出升华为了收获与自我的成长。习总书记的这封回信也是对他们讲好理想信念故事的志愿服务的肯定与称赞,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了总书记的回信,我深切感受到总书记对于青年人的热切期待,虽然我们现在还在学习成长阶段,但是现在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未来能够让中国更自信的站在世界舞台之上。另外,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里也强调了学习四史的重要性。上海本来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窗口,可以说是“四史”重要创造者和见证者。书院暑假也即将开展“四史”学习教育相关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要加强自己对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更深一步的认识,更要为身边的人普及相关知识。从自己开始带动他人,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光华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宁嘉辰
小时候就读过陈望道废寝忘食地读书,误把粽子蘸着墨汁吃的故事,现在才明白他那时正翻译着《共产党宣言》,这足以显示出他对真理的坚定追求。习总书记鼓励青年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传递红色基因,就是要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重温“四史”里走过的路,锤炼我们的党性。学思践悟虽然只有四个字,但是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对党员的高标准严要求。每天打开学习强国,封面的水滴总有深厚的寓意:它告诉我们厚积薄发的道理,日积月累的学习小流也能汇成江海,也能有穿石的力量;它还告诉我们饮水要思源,不能忘记初心。正如总书记在信中说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青年人要做真理的坚实传播者,握好新时代的接力棒,将党员的初心与使命传递下去。
——光华书院学生第二党支部 苏欣
认真读完习近平主席近日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作为一名积极投身抗疫志愿服务学生党员,我深受鼓舞,真切感受到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党员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拼搏奋斗的殷切期望。
回想到两年前,自己在参与毛概社会实践活动中参加过陈望道先生故居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那时便了解到陈望道先生翻译《共产党宣言》背后故事,是临危受命,是在物质条件极端清贫下囊萤照书,目不窥园,最终用最通俗易懂、精炼有力的中国文字翻译《共产党宣言》,号召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渴望着光明与解放的劳苦大众联合起来。陈望道先生勇往直前、献身革命的一生,也是在学术上不断追求、不断创新的一生。他给世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珍惜和怀念。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时代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青年一代手里,疫情之下,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讲好中国故事是每个人的使命。
另外关于习总书记对志愿服务的肯定赞赏我也深有感触。结合自身在疫情期间参与不少志愿服务,例如通过科普写作关于新冠病毒检测和疫苗研发的科普文章,当留校联络员,助力战“疫”;参与光华书院“光速递”活动,担当寄物志愿者,助人为乐等。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学院老师以及学长学姐们在此次疫情中用自己所学或尽己所能支援疫区,也希望自己今后在有机会更多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和科普宣传活动中去,有一份光发一份热,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青年志愿者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光华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赖宇琴
习近平在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的回信中写道,“心有所信,方能行远”,我们的前进与发展,离不开精神的力量,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更要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这些理论和历史轨迹中的精神、经验,增强我们勇往直前、开拓创新的力量,我们既要做好创新发展路上的先行者,又要在前进的同时,时时刻刻回顾先辈们走过的路,传承他们的精神。
在疫情期间,我们也看到了“心有所信,方能行远”这句话的真实写照,无数奋斗在一线的党员同志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在危险来临时挡在人民的面前,我们看不到他们的面孔,但是从他们坚定的背影中,我们看到了他们为人们服务的决心,感受到了他们的信念,而正是这份信念,支撑着党员同志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
作为这个时代的后浪,同时作为党员的我们,应该接下老一辈共产党人肩上的责任和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为时代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光华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 刘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