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四史”暑期社会实践——画说“四史”模块,以“四史”教育为切入点,通过实践,增强队员们感知美、欣赏美、创作美的能力。
项目初期,实践队员们共同到蔡兵美术馆进行参观采访,在欣赏画作的同时学习“四史”知识,坚定理想信念。
近期,在光华书院团委书记尹强老师的指导下,画说“四史”小队分别开展了线上、线下两场创作交流指导会,帮助和引导队员们在绘画创作中抒发爱国情感,践行初心使命。
线上交流 · 思想碰撞
7月17日,光华书院青年说“四史”暑期社会实践画说“四史”板块创作交流会于线上举行。画说“四史”社会实践小队成员们通过讲述了自己绘画作品的创作思路和目前进展,尹老师一一进行了耐心的点评和指导,为还在思考创作主题的同学提供选择方向。尹老师鼓励队员们尝试不同的创作方式,打开思路,把自己对于“四史”的所思所想所悟融入画作之中。
线下相聚 · 共绘初心
7月23日,骄阳似火,蝉鸣惊夏,已经返校的队员们共聚书院220会议室,参加画说“四史”的线下创作指导会。活动开始,队员们和尹强老师交流最近学习“四史”的心得,结合参观蔡兵先生美术馆的一些收获,探讨了如何用画笔描绘出我们想展现的“四史”,通过构思创作,将脑海里印象深刻的“四史”中的部分描画出来。
▲实践队员们正在认真作画
实践队员们的成果如何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杨陈珏同学曾与光华书院第二学生党支部以及画说“四史”其他成员们一起一同前往蔡兵美术馆进行参观学习,在了解蔡兵先生作品背后的创作初衷以及其中蕴含的党的故事后,她选择了描绘党梦想起航的地方——南湖红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的:“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就一定能够乘风破浪、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赖宇琴同学聚焦浦东近三十年的发展,从筚路蓝缕到世界标杆,映射出我们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改革开放”这一浓墨重彩的一笔。她想通过新旧对比,自主构思描绘黄浦江两岸三十年前还是小渔村以及烟囱林立的厂房,三十年后是东方明珠塔,环球金茂大厦等摩登现代化大都市风貌。浦东开发开放的三十年,是艰苦创业、求真务实的奋斗历程,是勇立时代潮头,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魄力。
金乐薇同学三次参观了蔡兵美术馆,受到蔡老师的影响,以现代中国画的形式创作“四史”画作。金乐薇同学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浦东人,并且高中三年在陆家嘴旁边的学校度过,对上海尤其是浦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印象深刻。可以说她是亲眼看着上海中心和环球金融中心建造起来的,因而想借这次主题实践活动机会以现代中国画的形式来展现上海的改革开放史,表达她对上海这个城市的热爱。她用黑白鲜明的色调和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线条和墨染展现了上海浦东的建筑风貌,使人感叹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更了解到浦东改革开放以来的卓越成就和非凡成绩。
“四史”书画作品征集
快来展示你的作品吧!
看了小队成员们完成的作品,各位同学是不是也想要一展身手呢。青年说“四史”暑期社会实践——画说“四史”模块现向有书法、绘画特长的同学征集“四史”相关的书画作品,作品将有机会在学校图书馆展厅展出哦~
作品要求:
1、软笔书法尺寸不小于四尺三开,绘画作品尺寸不小于8开;
2、主题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之一紧密相关。
感兴趣的同学请在8月10日前填写报名问卷,并将作品的电子版发送到邮箱(注明姓名、年级专业)ssjysqshsj@163.com,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问卷链接:
https://www.wjx.cn/jq/86822315.aspx
文案 | 赖宇琴 廖漫婷
图片 | 杨陈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