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乡是故乡 | 用科技为扶贫赋能

发布时间:2020-08-10 浏览量:253

走近扶贫一线,献礼脱贫攻坚收官年|“他乡是故乡”人物篇之技术扶贫脱贫道路上有这样一群异乡人,他们面对乡亲,认真倾听、竭尽所能;面对挫折,迎难而上,始终坚守;面对成绩,不骄不躁,追求完美。他们扎根在异乡土壤,舍小家为大家,凭借自己所学为祖国脱贫攻坚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们如春雨般走进贫困户的生活,也走进了他们的心里。

习总书记曾说:“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将科技应用到扶贫工作中就是这一宗旨的重要体现。技术扶贫是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扶贫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科学技术知识传授给贫困户,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下面让我们走近这些扶贫干部,一起感受他们尽职尽责、甘于付出的奉献精神,以及他们扎根异乡、为国为家的无私大爱。

榜样力量

致敬扶贫人物:张杰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课程组青年教师,现任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副主任(兼任)、“中心”下设的第24号技术推广站站长。20172月至201912月由省委组织部选派到忻州市神池县挂职科技副县长。

作为一个掌握专业技术知识的科技扶贫工作者,张杰副县长具体分管过科技服务中心、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招商引资服务中心、电商扶贫等诸多事务,在当地农业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和当地农副产品的宣传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祖国的脱贫攻坚事业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神池县是山西省忻州市辖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有着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神池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居民收入主要来源于种植业和养殖业。然而神池县在农业方面长期缺乏专业的技术干部和技术人才,农民耕种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产量无法得以提升,收入水平难以突破;并且耕作方式的落后还导致了部分环境问题。张杰老师作为国家微生物肥料技术研究推广中心的副主任,是微生物肥料研发生产、技术转化方面的专家,也是长于实干、情系黄土的优秀科研工作者。神池县广阔的农田对他来说,正是大显身手、助力脱贫的试验场。

平易近人,官民鱼水。在深入基层的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关键却往往最困难的一点就是融入群众。作为重视实践的基层科技工作者,与农民打成一片对张老师和他的团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要融入他们的环境,最重要的是敢于上炕”,张老师说得很认真。神池的乡亲们家中不常摆桌椅,不论平时吃饭,还是招待客人,都是盘腿坐在炕上。“去种植户家里,一定要尊重他们的习俗,该吃饭就吃,该上炕就上,要善于与老百姓拉家常。千万不能放不下架子,否则,人家会觉得你看不起他”。入乡随俗、同炕共饮之后,干部和群众才有了倾心交谈的可能,脱贫的工作才有了信任的基础。

无悔前行,不忘初心。刚刚就任,张老师就给自己定下了“三不”原则:一不能给省委组织部丢人,因为他是受省里的委派,帮扶的也是省里的乡亲;二不能给山西师范大学丢人,因为他代表的是师大的教师,背负的是大学的名誉;三不能给自己丢人,严于律己。

正是这样的初心和信念,支持他克服重重困难,引领他不断进步,坚决高效地做好了工作,圆满成功地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的使命。

 “国奶扶贫工程”项目启动

张杰副县长招商引资助力电商扶贫

同时张老师还特别强调,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理 科生,我们应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熟悉专业领域,只有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才能对扶贫问题提供技术帮助。以他自己为例,从种植、养殖到生产,每一环节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如果我们不精通自己的专业,那就无法胜任这些工作。

采访他的郜晓璇同学对此深有感慨,她不仅学习到了不少国家在医疗、教育、生产等方面制定的帮扶政策,还感受到国家对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位贫困户都是花了大心思,下了大功夫。我国在脱贫攻坚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离不开这些惠民的政策措施。更重要的是,政策的精确落实和精准执行,离不开每一位像张杰老师这样允公允能的扶贫干部,离不开他们在各自岗位上栉风沐雨、呕心沥血,甚至舍家为国的无私奉献。


郜晓璇同学与张县长合影

致敬扶贫人物:佘柳涛

她是江苏如皋人,是一名蚕桑技术指导站推广研究员,现工作于如皋市农业农村局,曾到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扶贫。

佘柳涛的家庭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如皋人家,一家人勤勤勉勉,生活幸福,亲人朋友都很支持佘柳涛前往洋县扶贫。在前往洋县扶贫之后的3个月内,她在所负责的区域内走访调查,了解了很多洋县地区的风土人情。在跟父老乡亲们的交流中,她也了解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情况,制定了一系列可以帮助到他们的解决方案。

因地制宜,打出特色。作为一名南通政协委员,佘柳涛有着超出自己职责之外的见解与思考。除了自己所擅长的蚕桑领域,她对国家整体的扶贫战略也很有思考,对于南通和汉中的多维度扶贫工作,她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将如皋最有特色的产业和当地相应的产业进行结合,而不是仅仅结对,不考虑两地的实际产业形式匹配程度。

积极反思,探索未来。佘柳涛从不认为年龄是阻止她继续一路向前的因素,她在边听边看边分析的过程中,思考探索着未来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发展与新突破。就她个人看来,群体的力量远大于一切,结对帮扶更利于精准化脱贫。她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对国家脱贫工作能有所帮助,从而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此外她还不拘泥于自己所擅长的蚕桑领域,积极学习其他产业的优秀做法和知识。她坚信在即使是在每一个微不足道的努力下,最终也能大有不同。

佘柳涛研究员走访贫困户

采访她的刘甜忻同学坦言,在与佘柳涛研究员的交流中,她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技术扶贫的重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一项技术的村民们便能依靠自己的劳动与付出走出贫困。除此之外还在她身上感受到了积极主动奉献的热情,这超越了年龄的界限,彰显着身为一名扶贫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

刘甜忻同学与佘柳涛研究员合影

 “些小吾曹州县史,一枝一叶总关情”。通过采访调研,实践队员们看到了不同奋斗在脱贫攻坚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事迹,在平凡的岗位上,他们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的事迹也激励着青年学生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挥专业所长,扎根基层,服务基层,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我们相信,在千千万万怀爱民之心、行为民之举、办利民之事的扶贫工作者不懈的努力下,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文案|尉晓艳

出品|“他乡是故乡”脱贫攻坚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