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华书院学子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

发布时间:2020-09-14 浏览量:91

 “国家科技创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把教育摆在更加重要位置,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9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期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听取意见。

光华书院学子在认真学习习总书记有关我国科技工作、教育工作等多方面的讲话精神后备受鼓舞。


19级物理学专业周何凡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第一感觉就是仿佛远在天边、实际却又近在眼前,引领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发展离我们虽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同时我们又作为科学发展进程中的后来人与接班人,接受全新的科学体系教育过程并筛选出最优秀者为科学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一句通俗易懂的普世真理却实实在在的被一些世人遗忘或是遗弃,令人不免有些失望,但我也相信真理终将被践行,藏在内心深处的爱国之情也终将被唤醒。

19级数学专业李志强

在学习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的讲话后,我受益匪浅。在认识到当今中国发展环境下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的同时,也对自己所担负的责任有了新的体会,对于“创新”一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尤其是讲话中强调的“科学家精神”,使我深受启发。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努力发挥自己作为年轻人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富有开拓精神等优势,努力培养自我求实、创新、奉献、协同精神,为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18级物理学专业闫智超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却有祖国。能够进入华东师范大学的,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优秀学子,成才建功也是指日可待。但无论以后的成就有多大,都要始终铭记着自己的国家和学校。身为一名理科学生,我们的视野必然是面向整个世界,学习研究也要和国际接轨。但在走的足够远时,还需记得正是国家为我们提供了无忧无虑的环境,让我们得以发展、学习。而我们也应该尽自己所能建设祖国,只有国家强盛,我们学子方能得到更好的空间去探索研究。同样的,母校华东师范大学,我们也许只在这里停留四年,但它绝不是一座驿站,歇息后便继续上路。它应当是我们人生中的灯塔,时时刻刻指引着我们前进的方向,而不至于迷失。有朝一日,母校终将会把我们送往更高的地方,离别只是早晚。但始终不要忘记的是,我们得以一窥山巅的风采,正是因为我们站在母校的肩膀上!

18级物理学专业王亚莘

我想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程度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很多人也可以在自我的激励与他人的鞭策下获得勤奋刻苦的品质,但最难能可贵的是历经无数次的失败和从头再来过后依旧不减的热情与热爱,“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我想这是在科技成果背后,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留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导师课题组进行科研训练时,我也对反复的试验感到单调和枯燥,也苦恼于努力尝试却有种种原因导致失败,但永远乐观并总是给予鼓励和指导的老师和师兄师姐让我真切感受到了科研的充实与意义,“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从手中的每一个小实验出发,脚踏实地且不畏突破,或许不一定到达顶峰,但一定会领略到科学大厦中最美的风景。

19级生态学专业金乐薇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我这样一个理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受益是非常多的。虽然不敢奢谈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但我也希望能够为科技发展尽一点点绵薄之力,或者仅仅简单地将所学的科学知识传递开来,并持之以恒地热爱科学。希望自己具有创新思维和科学理性,并且长久的支持科学事业,于一点一滴中,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伟大事业的发展。

20级数学专业强基班王涛

我们的技术发展经历了许多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世界领先”,我们要抓住科技这个关键词,让科技引领我国发展,不让外国阻碍中国发展的大潮,但是科学的发展一定少不了“合作”俩字;也应该让科学成果真真切切的步入实践,步入我们的生活,让科学成果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其次,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把握住科学发展的源头“基础学科建设”,重视自身发展,持之以恒的将基础学科发展下去;并且,我们一定要尊重科学家,将他们当做榜样,并励志成为科学家,为祖国发展做出贡献。

20级数学专业强基班朱方臣

正所谓科技兴国,人才强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我能深刻感受到科技在当今时代中的地位和影响,同时也被习总书记对基础学科的重视所感染。作为强基计划的一名学生,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当今科技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想要继续向上突破,基础学科的作用至关重要,正如当年西方注重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才有后来工业革命的技术飞跃,我们如今也应当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让中国的科技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中继续高歌猛进,让中国科技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20级数学专业强基班李金珩

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我深有所感,感有所思。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国家虽然正在科技的路途上大迈步,但是仍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困境,在发展的进程中有着很多棘手的问题亟待解决。若要改善这一情况,需要广大科学家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整合资源,坚持基础研究,并且大力培养人才。身为一名强基计划的学生,我深感肩上的责任之重,对于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有了更强的使命感。希望自己在以后的大学生活中努力学习,成就更好的自己。

20级物理专业强基班周佳鑫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我做为一名强基计划培养的大学生更深的感受到身负的责任和使命。诚然,我们国家在一些科技领域确实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归要结底:都是基础研究领域的短板造成的。所以踏踏实实的搞清楚基础理论是我们未来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生于“非典”考于“新冠”,在这次抗击疫情的大环境下,让我们这代青年看到了那么多平凡人舍生忘我的付出,更看到了医学科技的力量、医学科研工作者胸怀家国、淡泊名利,因此我们年轻一代更应该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努力学习、严格求证,争取做好强基计划的合格探路人。

20级物理专业强基班李柱杉

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深深触动到了我。作为强基计划的一名成员,从小热爱科学的我深知科学的重要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试想,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的突破,中国怎能在大国武力威胁中挺直腰板自力更生?如果没有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日夜攻关,中国怎会在这次疫情中迅速摆脱危机?正是科技造福了中国人民,促进了中国的崛起,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可以说,走好科技创新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科技创新意义重大,只有现在时没有过去时。

20级生物专业强基班柴梦露

我们享受着科技创新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更需思考该如何去科技创新。科技创新需要人才与系统的配合,最终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系统的研发,国家将给予财力与精神上的支持,然而在两者相辅相成的背后,科技创新无可避免地指向了人才的培养——有了人才才会有配置的优化。紧缺的是人才,更是基础学科的人才,我们更应珍惜当下、强化基础,争取成长为祖国需要的人才与栋梁。

20级生物专业强基班王艺学

 “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的发言,用精炼、形象的语言告诫我们要怀有爱国精神,也给我们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国家的需求为己任。

作为基础学科的学子,我们首先要关注国人民生,立足社会,着眼生活,以改善民生为目标探索科学。同时要紧贴国家发展格局,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最重要的是要注重基础与应用的结合,久久为功,相互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