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之行的第二天,同学们追随习总书记的脚步,来到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高等学府,被誉为“中国第一侨校”。校名取自《尚书·禹贡》:“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意即面向南洋,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远远传播到五洲四海。
此次在暨南大学的参观,同学们跟随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第一站去到了宏伟的校史馆。暨南校史馆中收藏了许多校友捐赠的珍贵历史文物,详细介绍了暨南大学从清光绪年间建校,到由于国家频繁爆发革命不得不数次迁址停办,再到复办至今的坎坷道路及数起数落的恢弘历史。在其坎坷的办学历程中,从未改变的是暨大学子爱国荣校的热情,日积月累的是它厚重的历史底蕴和优秀的学校文化。
接着,同学们来到了暨南大学图书馆华人华侨文献馆。丰富的历史文物让同学们感受到了华人在外的艰辛苦痛和不平等待遇,也感受到了这段历史的刻骨铭心。想到习总书记曾在这里与同学生们亲切交谈,勉励他们好好学习、早日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同学们也深受鼓舞,决定将在广州学到的黄埔精神、暨大精神带回华师,带回光华书院。
结束了图书馆的参观,同学们便前往暨南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与生科院的老师和同学开展交流活动。暨南大学的老师们提出了很多关于书院制管理的问题,光华书院团委书记尹强对此给出了详细的解答,大家还交流了两校本科生参与科研的程度、书院制下学生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等问题。第二阶段采取分组交流的方式,老师和同学们各自成组,交流着关于学校、生活等方方面面的有趣问题。经过交流,大家增进了了解,联系了两校友谊,并互赠了纪念品。
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脚步的旅程结束了,但同学们在此行中收获的黄埔精神、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和统一战线的理解会在心中长存,其“爱国、团结、奋斗”的核心内涵随着同学们回到上海,在光华书院,在华东师范大学生根发芽,传承不息。
感想:
潘亦燊——今天上午,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暨南大学。暨南大学是一所华侨学院,在对外宣传汉文化,团结世界华人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了解到暨南大学的校史后,我不禁联想到我们的华东师范大学。这两所学校都是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之时,为了保家救国,怀着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建立起来的大学。如今,国家已经富强,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也一天天的增大。但我们仍然不能忘记那种挺身而出的精神。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刻,我们都会义无反顾的站出来。
闫智超——一所为为华侨而办的大学,暨南大学注定不平凡。正值暨南大学成立112周年,不久前习总书记来到这里,追随着他的脚步,我们亦来此,真实地感受到它的魅力。聆听校史讲解时,我心中对所有所见之人、所闻之事油然生出一种崇敬的心情,在国难中几经辗转坚持办学的何炳松,各地鼎力支持的华侨们,还有数不清的教职工……是他们成就了暨大的今天,同时也因为暨大而实现了自我价值。祖国因海外侨胞而变得完整,在日益复杂的局势下,维护祖国的统一,是每一位国民义不容辞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