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同学们形成强大的收纳意识、掌握更多收纳技巧,11月20日下午,光华书院邀请中国收纳女王、上海市妇联、家协特聘讲师辜井老师至光华书院,让同学们体验一场收纳的洗礼。
收纳,行动起来
收纳从哪里开始?
最好,从心里开始,“懒”字阻碍了收纳的步伐。日常收纳是如此多娇:吸管里放项链、保鲜盒里面放丝巾。哪怕你像胡夏,拥有100件衬衫,辜老师说,加上适配的领带标记类别,分开保存,即是一个不错的收纳方案。只要,去想,去做。
旧衣物?废物?
有一个叹词专门用来形容突然发现长期不用的衣服:“哇……原来我还有这件衣服(这个东西)”。哇的同时,也是提醒你应该进行收纳工作了。旧物的放置点,往往在一堆物体的下方或后面,在收纳时尤其注意,找相对容易接近、看到的地方摆放。近来家庭布置正成为一大审美对象,所以,“旧物”合理摆在显眼之处这一做法也可以增添家里的美感。
旧物之中,旧衣物收纳问题亟待解决。它们真的就成废物了吗?
记住辜老师教大家的四字判别:望闻问触。闻是为了闻闻有没有异味,若有异味,塞入餐巾纸可抑制异味。之后问自己,确定一下是否有心动的感觉。判别通过,就进入下一环节:衣物收纳大法。判别不通过的衣物也可利用,比如剪开后当抹布。若是起皱了,只要加一片名片做支撑;长期不穿的上衣,在肩上盖毛巾,防止衣物变黄;放入一些毛绒玩具,可以吸走灰尘。
硬核的衣物收纳
辜老师送给大家叠衣服的通式:一翻二收三翻四卷。翻两次,大多数衣物即变成长方形、即可出现“小口袋”,最后的一步只需要收个尾------塞进小口袋。这样做颇有直接验收成果的快感。
如果想将上衣和裤子连在一起收纳,公式是“二分之一二分之一二分之一”,初始形状:衣物盖在裤子上方(与裤子接触一部分),袖子摊开,形态类似字母T。叠上袖子之后经过联合对折三次,长方形、小口袋,之后即可验收。
还有叠其他衣物的大法。
丝袜:上方折出5-8厘米后对折,塞进小口。
裙子:不规则处变规则,一变规则套口袋。(不规则处:腋下、腰下、胯下,简称三下)
卫衣:进行分类讨论
(i)薄的卫衣:先折帽子,再套基本公式,口袋生成于卫衣底部
(ii)厚的卫衣:先套公式,再折帽子,口袋无需生成,就是帽子
裤子较简单,所谓“眼对眼”;袜子,一共介绍了3种叠法,除了做出长方形,还有三明治和汉堡形状。
同学们现学现练
小小的收纳,大大的收获
写在后面
“分类,规整,归位贯穿整个收纳过程。全部拿出来,选择、分类、从临时放置到决定放置,自然可得出收纳的方法,最后可以维持一段时间,检验收纳的效果。多练习这个循环”
“收纳,没有固定的对错之分。大家完全可以想出更有效、适合自己的方法”
经过此讲座,同学们离场前将自己要丢掉的混乱物品名写在了纸上,丢进纸篓,纷纷愿意以此为转折点,尝试多加收纳,形成更多的个人收纳体系,也希望收纳能够成为同学们的一种习惯。
文字|李兆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