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总结 | 品读经典 回味书香

发布时间:2020-05-03 浏览量:296

春樱之际,

我们颂读经典,

以书香填补内心的空缺,

丰富课余生活。

本期晨读活动即将结束,

你是否还在回味弥漫的书香。



在晨读陪伴的悠闲时光里,

《月亮和六便士》中我们领略了理想与现实的角逐,

回忆,是花白的头发和《外婆的道歉信》,

听着《病隙碎笔》我们了解了史铁生先生心里的挣扎与反思,

《每天给自己一个开心的理由》是否给我们带来更充实的生活,

《傲慢与偏见》终是成为了理解与喜爱,

《谈读书》是谆谆教诲,

《杀死一只知更鸟》是克服偏见,勇往直前的信念,

《海边的卡夫卡》里我们随着田中卡夫卡在苦难中探寻世界的美好,

相遇,相知,相爱,是樱花飘过的《秒速五厘米》,

走进《解忧杂货店》观望自己的内心——其实答案一直在我们心中......



本期晨读活动接近尾声,

小伙伴对诗词社的社长进行了采访,

看看他对于读书是怎么看的吧~


Q1:在之前的几期晨读中,你提供了许多的书籍的分享,你通常喜欢读哪一类的书籍呢?最近在读什么?
A1
:我个人来讲,比较喜欢文学类或者历史类的书籍最近在读的是《大家小书》系列,这是一系列的文学点评和历史点评类的书。《大家小书》系列我愿意再推荐几本:吕思勉《三国史话》、叶嘉莹《名篇词例选说》(叶嘉莹很厉害,《人间词话七讲》也是她的)、顾颉刚《秦汉的方土与儒生》、金性尧《闲坐说诗经》

Q2:可以简单讲一讲《三国史话》是一本怎样的书吗?
A2
:《三国史话》是咱们学校已故的历史学系教授吕思勉先生写的一本品评三国历史的书,属于《大家小书》系列的。这本书出版于1943年,但是直到现在仍然被奉为三国史点评的圭臬。以小见大,通俗中见高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是吕思勉先生对三国史的感情。我之前读过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但是毕竟只是一个角度,不免平面了些;直到读到《三国史话》,才让我对那段历史有了自己的感情,认识也立体了许多。

Q3:《三国史话》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或者情节? 
A3
:《三国史话》我着重研究了一下吕思勉先生对“曹操迎立汉献帝”这一件事的看法。吕先生对于汉献帝是贬得一文不值,相对的,他将曹操看成维护汉室的忠臣。易中天先生对这件事情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是从道德上来讲——迎立汉献帝就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这件事显示出的,是曹操高明的政治手腕。两种说法当然都没什么问题。政治家都很明白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而在当时,就是拥有一张无往而不利的王牌。迎立汉献帝便是这么一张道德上的王牌。吕先生写这本书时,所处的时代是乱世,而且是一个道德败坏的时代,所有人都非常讲实际。因此没人愿意关注道德,这一点也反映到了吕先生的书中,所以吕先生看的还是有些片面了,易先生就比较客观。


Q4:在阅读过程中有哪些经历或者观点对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A4
:对我产生最大影响的并不是在读具体某一本书,某个观点影响我。看了这么多书,同一件事接触了许多不同的观点,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才是最重要的。寻章摘句谁都会,但是能不能让一本书的精神内化成自己的精神,这才是读书的奥义。有许多人读了很多书,却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是因为这些书只在他们的记忆里,而不在他们的灵魂上。


Q5:其实还是很佩服你的,作为数学系的大三学生,学业上肯定很繁忙,同时又是两个社团的社长。你是如何保持阅读习惯的呢?有什么阅读经验想跟大家分享?
A5
:保持阅读习惯吗?对我来讲其实也不难,但是有点仪式感。看到的每一本书,都保持住自己的热情,翻开书页,让手指轻轻摩挲那些字,眼睛漫无目的的在这些书页上搜寻着,或许就有了感兴趣的词句呢!而且我有一个怪癖,那就是拿到一本书的时候,总喜欢翻开它的书页,趴下去好好闻一闻纸页和印墨混合的气味,总是感觉这样做会让我很舒心,也让我有兴趣去读完这本书。或许阅读对我来讲可以很仪式感,也可以很随意。但是保持对阅读本身的兴趣才是最重要的,这些兴趣就停留在我的这些小的读书动作里。


Q6:最后,作为诗词社的社长,你有什么书想要推荐给大家吗?(以及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A6
:书院推荐的那些书呢,读读当然有好处,但是偏应用一些,对于真正养成读书的习惯,涵养精神和思想来说还不太够。好书的话,《大家小书》系列,大家有时间的话一定要好好读,因为很容易就能产生心灵的共鸣。除此之外,鲍鹏山先生的《风流去》也很值得一读。这本书观点剑走偏锋,不落俗套,也很适合我们,而且我个人感觉有助于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因为不同观点的碰撞,一定会产生新奇的火花。这些火花便是独立思考的源头。三千年来浪淘尽,一声叹息风流去。古来万物皆遁化,唯有书简存人心。

最后,光华九歌六义社愿意与每一位喜爱文史的同学们一起阅读,一起进步。欢迎大家加入我们!

或许你也对诗词歌赋津津乐道,

或许你也喜爱历史文学,

那么快快行动起来,加入九歌六艺社吧!

(以下是入群二维码)


品味读书,让我们的生活有滋有味,

身虽不在校,

但生活要像在校时一般充实,

相信后续我们会给大家带来更好的活动,

为大家的宅家生活带来乐趣,

一起期待吧~



文案|陈雪菲